[溫哥華旅遊] Museum of Vancouver(MOV) -探索溫哥華歷史

如果你對溫哥華的歷史有興趣,Museum of Vancouver 會是很好地探索起源。博物館的展品讓旅人可以從2019年回到一百年前,溫哥華歷史最悠久住民-瑪斯昆族人( Musqueam First Nation)的重要村落 “c̓əsnaʔəm”;接著來到溫哥華房價飆升的黃金年代(1900至1920年代);歷經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以及1939年的參戰;街道充滿著霓虹燈的1950年代;成為加拿大嬉皮首都的1960至1970年代。

展館除了常設展之外,還有四至五個特展可以觀賞,走進博物館裡得花上至少兩小時的時間細細領略,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看著那盞盞的霓虹燈真的很難想像60年前的溫哥華市景充斥著成千上萬展的霓虹燈招牌呢!

如何抵達MOV 的交通

從溫哥華市區出發,可以搭乘2號或是32號公車前往,大約25分鐘的時間抵達博物館附近,接著再步行大約8分鐘的時間即可抵達。

博物館位於Vanier Park 裡,依照下圖的指標前進即可抵達。

接著會看到一座噴水池中間有隻大大的螃蟹,後方這棟有如幽浮的建築物,就是今天的主角-溫哥華博物館(MOV)。

交通:
開車、搭False Creek Ferries、搭觀光巴士(Westcoast Sightseeing Tour)、搭計程車、騎單車等方式都可以抵達喔!
https://museumofvancouver.ca/directions-to-mov

MOV 票價與營業時間

票價有分大人、學生、年長者、青少年、小朋友、家庭、四歲以下免費。大人門票是20.5CAD(已包含消費稅)。如果大家想省點錢的話,可以在每個月最後一個禮拜四的下午5:00至晚上8:00到訪,門票是採捐贈的方式給付;如果是65歲以上的長者,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二門票只需要5CAD。

營業時間
MOV票價:https://museumofvancouver.ca/museum-hours-and-admission

特展 Feature Exhibitions

購票完進入玻璃門後,右側是特展,左側是常設展。博物館內的動線設計很好,可以依序地繞完每個展館。

Haida Now 海達族原住民藝術展

生活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美洲原住民-海達族,有著1萬4千年的歷史,人口僅約2500人,但其工藝品聲名遠播。

在博物館裡共展出450件由海達族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了編織品、紡織品、石造和木造雕刻品等,可以藉由這些展品了解海達族的生活型態。

Haida Now 展覽至2020年4月

Wild Things

展館裡有許多動物的標本,藉由這些逼真的標本帶著大家體悟大自然的力量,並由一段段的故事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與生活周遭的動物是如此的貼近啊!

有段故事訴說著:『有天友人在森林裡採梅時,發現了一頭躺在樹墩旁可能於冬眠時死去的熊。而他一直想要擁有動物的毛皮,所以當他發現這頭逝世的熊,感到非常的開心….最後他決定抓一大把的毛皮收藏。』

另一個關於麋鹿的故事:『 當我先生成功捕獵到一頭麋鹿時,打了電話給我,我立刻將廚房準備好。麋鹿的每個部位都可以使用,且小孩們也一起參與了整個過程…我們讓小孩們了解到捕獵並非如此容易,需要去了解這塊土地、天氣、以及獵物的習性…』

Wild things 展覽至2019年9月

常設展 History Galleries

每當走進一個年代的歷史展館,都會對這重現於眼前的保存完善且擺設細緻的展品感到驚奇,從最久遠100年前的溫哥華歷史至1970年代的溫哥華皆歷歷在目。

c̓əsnaʔəm- The City Before the City

c̓əsnaʔəm是瑪斯昆族人的重要村落,而瑪斯昆族人是溫哥華歷史最悠久的住民。這村落位於溫哥華南端的工業用地Marpole,許多瑪斯昆族的祖先都是生長於c̓əsnaʔəm。

瑪斯昆族人有著自己的傳統語言hən̓q̓əmin̓əm̓,雖然時至今日已幾乎滅絕,但這些流傳下來的歷史無法抹滅那些曾經存在的事實。

Neon Vancouver/ Ugly Vancouver

十分難想像1950年代的溫哥華街道上充斥著約有1萬9千個霓虹招牌,這數量甚至比因為霓虹燈而創造不少商機的賭城拉斯維加斯還要多!

然而,這些光彩奪目的霓虹燈也使得城市裡的人出現了擁護與反對兩派爭議。有些人認為這些霓虹燈象徵著大城市的特色;而另一些人則認為霓虹燈破壞了大自然的美景。

而這些公民爭議也使得溫哥華以美學的角度重新審視了這城市該有的風貌,1960年開始有了大型招牌與霓虹燈的相關規範,並在1974年時有了法律上的控管。

如今,這些博物館裡的霓虹燈們則是經過了一番努力而存留下的珍貴館藏。

1900s-1920s:Gateway to the Pacific

1900年代開始,溫哥華漸漸成為許多人的家,有來自中國、日本、南亞的人民,然而當時有著排華潮,抗議民眾擔心華人搶走飯碗,走上了街頭示威、砸毀或焚燒華裔店面等,使得當時受到了國際上的關注。

「排華動亂 (Anti-Oriental Riot)」發生於1907年,當時許多華裔商家損失慘重,下圖可以看到當時被砸壞了的窗戶。

這使得處於黃金年代的溫哥華有著無法抹滅的陰影,隨後1913年的經濟崩盤以及1914年的世界大戰,又進而使大英帝國下繁榮與安全的溫哥華備受考驗。

1930s-1940s:Boom, Bust, and War

溫哥華一度因1929年的經濟蕭條陷入了困境,當時大型的城市規劃被迫暫停,因為許多居民們失去了工作、工資的消減等等難題一再席捲而來。

當加拿大於1939年參戰時,工廠於此時開始了歷史新高的生產量,當時造船廠每兩週就建造完一稍船。

這舊式的燙髮機器著實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故事是這樣的,當時捲髮十分流行,而因為無法在家自己完成捲髮,所以許多女性都到了美髮沙龍裡做髮型,且1930年代的美髮院可以買得到各式美妝產品,即使手頭不寬裕,但仍是足夠買條口紅!

1950s:The ’50s Gallery

戰後的溫哥華,是個充滿希望以及充滿著霓虹燈的年代。

戰爭結束了,但許多限制仍存在著。 許多日裔加拿大人被迫遷移至東部的洛磯山脈,直至戰爭結束的四年後,這些日裔加拿大人才獲得了允許回到西岸,以及收到正式的公民身份。

1960s-1970s:You Say You Want A Revolution

尋找著另類生活方式的年輕人使溫哥華成為了加拿大的嬉皮首都(the hippie capital ),而當時Kitsilano這區域有著便宜的租屋價位,成為了一批激進青年的家園。

1960與1970年代的溫哥華充滿著許多辯論,國際著名的綠色和平組織即發源與此時。

來到這年代的展館可以一窺嬉皮人士們的住家與聆聽當時的流行音樂。


一天內吸收了這麼多的溫哥華歷史,每段文字、每個畫面都在腦中盤旋了一次又一次,才足以消化。 離開前,別忘了可以買個紀念品,又或是走下樓梯,看看溫哥華博物館另一側- HR MacMillan Space Centre(麥克米蘭太空中心)的一些介紹。

如果對太空展有興趣,也可以在購買溫哥華博物館的門票時,同時購入喔(大人門票是$31.50)!


此文章由樂遊人(新聯華旅行社)贊助

直飛加拿大溫哥華 機票+飯店5晚或租車4天只要23,999元(不含稅),且現在又有早鳥優惠,再減2000元,真的超級划算啊!!!! 趕快到樂遊人網站看詳細行程吧!

▶️直飛加拿大溫哥華特惠專案

youtube 頻道和粉絲頁會分享我的溫哥華生活與旅遊!
Youtube頻道 I’m Sara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redysara2017/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