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壁畫,就會讓我想到溫哥華的「Mount Pleasant」這個街區,這裡擁有了多達100幅壁畫,是各國創作家齊聚的創作。在陰雨天時,點亮了城市;在晴天時,襯托了城市的美。每幅壁畫有著不同的創作背景,有的敘述著溫哥華豐富的文化、有的帶出了社會議題、有的是創作家個人的人生歷程,都透過了壁畫完美的展現。

且從2016年至今年已經是第四屆的壁畫節,壁畫節(Vancouver Mural Festival)中集結了許多藝術家的作品,在10天的節日中,可以親眼看到藝術家拿著筆刷專研著畫作,還可以參加一日壁畫導覽,參與街頭派對等活動。

即使錯過了這10天的壁畫節,那些精緻的壁畫還是很值得讓人為此造訪,帶著壁畫地圖,照著地圖上的標示,在街區巷弄裡徒步找尋壁畫,更是認識社區的好方式。

而這天專程到Mount Pleasant 來趟 “壁畫之旅”!!

先簡單介紹一下Mount Pleasant(快樂山),這個街區以往是原住民居住地,且現在看到的街景是以前的雨林和沼澤,那些歷史建築,還有那些以藝術為主題的節慶都突顯著快樂山的獨特氣息。Mount Pleasant 的地理位置則是從False Creek(福溪)往上延伸至熱鬧的購物街區,如Broadway、 Kingsway和Main Street 街道。

看著眼前快樂山具代表性的鐘,似乎能感受到這裡的復古,一種說不上來的懷舊感,更讓人期待今天的壁畫徒步之旅了!

壁畫地圖
壁畫的範圍主要從西3街至西16街和Main Alley的交界,如以下地圖。 黑色點表示是過去幾年的壁畫,而紅色點則為今年(2019)新的作品。

以下這個地圖還特別標示是“原住民主題壁畫”,在上百幅壁畫之中,融入了Coast Salish people 這些居住在溫哥華當地的原住民族的文化元素。

透過壁畫的鮮明色彩和生動圖案讓原住民文化更深入當地生活,有描繪了Salish Salish(薩利希語系)歡迎和感恩的手勢;藉由山水、動物等大自然圖像敘述原住民和大自然的聯繫;著名的<海達族渡鴉>的故事也可以透過壁畫的創作看見背後的傳說。

出發前建議可以先下載好這些地圖,按照地圖上的標示去尋找壁畫!
這次探索的壁畫們
雖然這次沒有走遍所有壁畫,但也不知不覺欣賞了20-30幅左右的壁畫,每每發現一幅壁畫,都會有種“抓寶”的感覺! 可以預估2個鐘頭左右的時間徒步欣賞壁畫,但如果是要一次瀏覽所有壁畫,可能就得花上半天至一天的時間。
而這次觀賞了許多今年(2019)和過往幾年繪製的壁畫,以下會列出壁畫的地點喔!
直幅的壁畫似乎比較少見,作家只利用了5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巨作,壁畫的色彩很豐富,而特殊的建築造型也剛好襯托了這幅畫作呢!

作家:SatOne 主題:ALMOND 地點:177 W 7th Ave
由圓形所框住的畫作,描繪的是象徵性的青蛙,細讀了背後的創作理念後,原來在Coast Salish people的藝術中,「青蛙」通常作為象徵人類的聲音、純真、穩定和溝通,同時也象徵了好運。

作家:Jordan Gallie 主題:Frog 地點:55 W 8th Ave
隱藏在轉角巷子裡的這幅壁畫,將人物的臉龐畫得十分逼真,而藝術家本身有許多作品也都是以人物為主題的畫作。

作家:William Liao 地點:68 W 5th Ave
這幅畫就像台真的車嵌在牆上般的逼真,使用了非常鮮明的色彩,一看到這幅畫時會有大開眼界的感覺呢!如果大家有關注這位作家,也會發現他的許多作品都有車子的元素,而且都採用了大膽的配色呢!


作家:Alex Joukov 地點:5th & Manitoba
名為Homecoming的畫作,中文譯為歸鄉/返家。壁畫上還有張紙寫著「Wish You Are Here」。乍看支下似乎在呈現著內心深處的黑暗或創傷,而細讀了作家的靈感,是來自於在阿姆斯特丹生活了9年,且在直面過往的惡魔,回到了溫哥華後產生的感觸,也反映出了在不同國家旅行受到的文化影響。

作家:Kathy Ager 主題:Homecoming 地點:101 W 5th Ave
透過三面牆,讓畫作更有了立體感。而這幅畫描繪了太平洋西北海岸的著名傳說-烏鴉故事,為了得到隱藏在寶盒裡的陽光,烏鴉變身為人類來欺騙酋長的故事。

作家:KC Hall - Heiltsuk 主題:Raven Transformation 地點:2020 Manitoba St
這幅畫用了好多鮮豔的色彩,而且也有好多我喜歡的元素「點點」。中間像太陽的圓圈其實是象徵著聚會場所,象徵著各行各業的人表達著對藝術的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每一個小點都代表著每一個不同的土地;從中央延伸出去的是彩虹蛇,也象徵著的原住民的創作者精神。

作家:Sonny Green - Kamilaroi nation, Australia 主題:Garriya 地點:101 W 5th Ave
在看了許多幅壁畫後,我真的很喜歡這種色彩鮮明,而且可以感受到歡樂氣息的作品,讓人一看到畫作都雀躍了起來,不由自主的想跳躍!而這幅壁畫的作家靈感是來自於受到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反文化運動的啟發 。


作家:Olivia Di Liberto 主題:"Cosmic Breeze" 地點:31 W 3rd Ave
其實有許多己經繪製幾年的壁畫都保存的十分完善,這幅2016年的壁畫,就如同是剛畫製完成一般。畫裡充滿了許多元素,仔細一看,建築上有調皮的、可愛的眼睛嘴巴,就像許多人和動物們聚集在一個偌大的空間中,十分熱鬧有趣,作者創作的靈感主要是想將一些豐富的色彩帶入溫哥華這座充滿陰天和雨天的城市。

作家:OLA VOLO 地點:281 Industrial Ave
這幅由日本藝術家所創作的壁畫,集結了漫畫與美國插圖的元素,以生動、華麗的色調,以及帶有漩渦狀的線條呈現出了這幅低調奢華風的壁畫。

作家:Oneq 主題:monster sisters 地點:35 E 3rd Ave
這幅畫作有三層樓高,是於2017年所完成,流暢的有機圖形和大膽的配色,突顯了畫作中的人物。這幅壁畫也是在眾多壁畫中我很喜歡的作品之一!

作家:DAVID ULLOCK + DOUGLAS NHUNG 主題:Luxurious Dreamscape Bubblebath 地點:148 E 6th Ave
這幅塗鴉風格的畫作,有別於其他的壁畫風格,我的解讀是:畫裡用手撐著頭的小朋友,似乎在遙想著可能10年、20年後,在鎂光燈下成為備受矚目的大明星!而畫作的主題:「有一天我要變得更厲害!」真的很符合這意象呢!

作家:ihatestencils 主題:Thirsty 'One Day I'm Going to be BIG' 地點:4th 和 5th Ave.
畫作上的文字是是溫哥華原住民族 Musqueam(瑪斯昆族國)、Squamish(斯闊米甚) 和the Tsleil-Waututh (澤爾-沃圖思)的語言,意思是:「Is this our land? 這是我們的土地嗎?」。藉由壁畫的呈現進行著土地權益等原住民族諸多議題的對話。

作家:KHELSILEM 主題:Is This Our Land? 地點:2111 Main St
這幅畫也是以原住民族為主題發想的畫作,「Matriarch」中文譯為女家長,也就是家中或社區中年長且掌握影響力的女人,而看了畫作的介紹才發現在女人的身旁各有一位男人和年長婦女,象徵著社區給予的支持。而女長者身著的紅色服裝,則是為了紀念那些失蹤與被謀殺的原住民婦女。如此神聖的畫作也同時在非常顯眼的街道中展示著。

作家:Siobhan Joseph 畫作:The Matriarch 地點:2301 Main St
在一個塑膠瓶中,裡頭除了有支吸管外,其實還有隻困在裡頭的北極熊,作家想傳達的訊息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脆弱的平衡。如果大家仔細查覺,應該會發現在壁畫旁的路燈也變成了一隻吸管呢!

作家:Nevercrew 畫作:EXHAUSTING MACHINE 地點:281 Industrial Avenue
每一幅畫作都有屬於它獨一無二的故事,而每個人對於畫作的解讀也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藝術有趣的地方:「每一個作品可以有成千上百種詮釋,但每一種詮釋都是獨一無二的!」

除了上述的壁畫,還有好多壁畫值得好好探索一番,明年的壁畫節也已經令人開始期待了! 溫哥華壁畫節(VMF) 是非營利機構,壁畫的創作其實是一項大工程,每一幅壁畫從發想至完成需要經過至少一個月的規劃時間,享受壁畫創作的同時,或許可以注入一份心力,幫助他們完成2萬加幣的募資計畫,這些資金是用來作為訓練、畫具設備,以及壁畫家的酬勞,無論是5CAD、10CAD或是100CAD,都是很大的幫助喔!(壁畫節募資網站:Bring on VMF 2020! Paint The Town With Us )

此文章由樂遊人旅行社贊助
樂遊人是溫哥華的在地旅行社,提供加拿大一日在地體驗行程、 多日深度自駕遊和套裝行程,想要體驗更多加拿大不同的旅遊方式嗎? 點擊下面資訊,找樂遊人諮詢 官網:http://bit.ly/2muAfgr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leyo.travel/ line/wechat:linus8930 Email:service@leyo.travel
想要兩天內遊覽溫哥華城市嗎?► 溫哥華市區觀光巴士二日券 來去世界知名的滑雪勝地Whistler滑雪吧!►惠斯勒滑雪趣3天2夜(溫哥華出發)